pc

“双碳”科普 | 这些热词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3-07-19

近期,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国多地气温频频突破40℃,有的甚至刷新当地同期观测史上气温极值记录。从全球范围看,自197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7月3日和4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接连刷新最高纪录。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温室气体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厄尔尼诺叠加全球变暖,使得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趋于极端化。为坚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充分展现大国担当。

关于“双碳”战略,除了大家熟悉的“碳达峰”“碳中和”,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热词,你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

定义: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延伸阅读:

7月8日,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大会上指出,“适应气候变化是眼前的当务之急,而减缓碳排放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面向未来的长期措施。未来,我们应与行业结合进行多要素预测、预报及预警,分灾种、分区、分行业的适应气候变化。同时,在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碳排放的过程中还应利用气候、生态和环境的优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定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温室气体定义为“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及其修正案中规定控制的7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和三氟化硫。

延伸阅读:

近日,为进一步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环境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编制形成《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定义:

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可以把不同温室气体的效应标准化。

延伸阅读:

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不同,由于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把该气体的吨数乘以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后得出的。

定义:

指政府分配给控排企业指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是碳排放权的凭证和载体,1单位配额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碳配额具有商品属性,可以开展交易。

延伸阅读:

碳配额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碳交易产品,目前主要运用在火电相关的企业中。预计到2025年,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将全部进入碳配额交易体系。

定义:

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GDP。该指标主要是用来衡量国民经济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延伸阅读:

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定义:

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延伸阅读:

目前碳足迹可以按照其应用层面(分析尺度)分成“国家碳足迹”“城市碳足迹”“组织碳足迹”“企业碳足迹”“家庭碳足迹”“产品碳足迹”以及“个人碳足迹”。以企业角度来看,碳足迹将帮助企业精准定位碳排放各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碳排放量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定义:

碳标签就是将产品生命周期(即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延伸阅读: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碳标签体系建设是主战场,能源是主力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费维扬表示。碳标签制度的研究与实施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行动举措,也是全球广泛认为的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对话手段。

定义: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简称CCUS),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种技术。

延伸阅读:

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潜力巨大,且具备大规模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工程能力。2021中国CCUS年度报告显示,我国通过二氧化碳强化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可封存二氧化碳约51亿吨、90亿吨,利用枯竭气藏可封存约153亿吨,而注入深部咸水层的封存潜力就更大,通过CCUS补上缺口,将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技术选择。

定义:

碳排放交易源于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延伸阅读:

碳排放交易是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碳减排的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在不突破排放配额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决定使用或交易碳排放权。相对于行政手段具有全社会减排成本较低、能够为企业减排提供灵活选择等优势。

定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主要分为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海洋碳汇和土壤碳汇五种类型,是与碳减排相对应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

延伸阅读:

自然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近日联合印发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方案围绕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等内容,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的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此次出台的《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要基本摸清我国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增汇潜力,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体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十五五”期间,要实现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与计量核算体系不断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取得重大进展等。

友情链接:

赢咖3 版权所有 © 1988-2022 深圳中恒电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网站

赢咖3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88-2022 All Right Reserved